他甚至已经考虑了技能熟练后,以及以合规格的朱砂黄表纸符笔为载体和法器,所带来的灵力和魂力的节约,但仍感觉算不过账。
自用倒还好说,可售卖,这玩意得卖多少钱才合适?一般人家能消费的起?
更关键的是,谁都有弱小的时候。
初出茅庐的小道士,一天能不能成功画两张符?
难道那个时候就开始流行啃老了?先跟个师父混个十年八年?都是这么过来的?这道修的是不是磕碜了点?
当然,要是参考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院校学习,十年八年倒也合情合理。
可他总觉得,即便是那些大小进道观的,一开始也是以启蒙教育为主。识文断句,提高素养。
大不了像现代半军事管理的那些学校般,加点专业料,早早的培养习惯。
从这个角度看,他属于文化素养底子打的极为扎实的,就仿佛是秀才修道。
这种情况下,还得十年八年才能自给自足,这就不是节奏慢的问题了,而是不像话。
古人平均寿命就不高,十几岁就结婚生娃,生活节奏虽然慢,可各行业都是边学边用,学徒来了就是小工苦力,两三年头上往往就是很熟练的助手了,精明好学的,已然就差经验了。
这么一比,这修道未免太高冷了,这营生,真正能养活自个儿之前,怕就饿死了吧?
捡到符印之后,周易觉得破案了。
符师正经画的符是一种。
雕版印刷,又是一种。
嗯,学好不易,学个坏能有多难,我上我也行!
周易在一番尝试之后,真还就鼓捣出来了。
毕竟有梦界,在那里操作,试错成本相对低。
他将之比作超凡版的超算机。
在现代地球,超算机就是一等一的研发力。
各种模拟演算,算的七七八八了,实践操作,这就大大节省了现实时间、材耗、人耗等等。
他也一样,现在梦界鼓捣,差不多了,现实里测试。
之前给孟来财打电话,就是因为在梦界中出成绩了。
现实中想要推进,想必也不会太慢。
无非是因为当时气海开辟了没多久,也不是很急着用钱,他不觉得这个项目有资格挡了修行的道,哪怕是武道修行也不行。
今天,借着这个机会,他觉得不妨试一试。
开光符符印,然后跟猪肉检验的戳子似的,‘啪嚓!’一盖章,普通兵器装具,成了准法器了,这哔格抬升的,想想都美滋滋!
于是他让部队的人帮忙找花岗岩。
这种岩石本身的透水性好,也方便灵力通过。
关键是,清微山没有多少种石头让他测试,花岗岩最多。
这点要求部队自然高效的就满足了。
直接从附近的石料加工厂买。
石料厂的人还开玩笑的问:“咋?领导想看胸口碎大石?”
石料运回来,周易直接抽出了那把秋水刀。
列车上的对付劫匪,情急之下掌握了灵刀投掷。
这招可以拆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灵刀,一部分是投掷。
投掷主要靠念力锁定引导,以强化准度。
灵刀则算是一种附能,令兵器加持灵力,锋芒利刃。
现在,便用上了这灵刀之法。
附加了灵力的秋水刀锋利无匹,再加上他的基础拳技本就是基础刀法,炉火纯青级别的刀法,威力巨大,坚硬的花岗岩,在秋水刀下,就跟豆腐一般,‘咔嚓!咔嚓!’就切割成了小块儿,截面平滑,比粗磨过的还细腻,也就比用油砂纸精磨的差一些。
负责送料的官兵看的暗自咋舌,回头跟战友八卦:这对师徒,都有是有大本事的……
刻符,同样得加持灵刀之法。
即便如此,仍旧连着刻废了好几块。
这是因为花岗岩的细部耐受性不同,在刻的过程中,会碎出一个豁口。
豁口虽小,却令符文的纹理不标准了,这就废了。
符印刻好,又要来橄榄油,并找个能承压的铁罐浸泡。
浸泡时,周易释放灵力,进行融油施压。
完成润泽,又将符印拿在手中,进行灵力渗透。
前前后后耗时近三个小时,耗费的灵力,最够施展十次灵符术。
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不敢说一劳永逸,但以后用就方便了许多。
接下来,还需要给这厚板砖般的印章加一个套子。防止灵力通过时,从四面溢出。
这次周易选取的是来自异界的材料。
通过编织手艺,令其像绳编般套在印章上,底部是章,顶部用来扣握和输入灵力。
这种细藤在吸收灵力后,会形成膨胀,宛如那些在水里泡发了的物件般黏连成片,这样严密性就上来了。
而它的另一特性,就是空气传导性差,接触传导性强。
于是溢出的灵力加持在它身上,它会将至反馈回石料,而不是传导到四周的空气中。
另外,这灵符印章,也是丰俭由人,输入的灵力多寡,效果也不同。
当然,是有上限的。
并且也符合小曲好唱唱好难的说法。
如果比效果的上限高度,还是手动更牛哔,而且可以差距很大。
但比下限,由于足够规范,又比那些初接触符箓之道的要强。
至少它能保证有效性。前提是输入标准线以上的灵力,且压印过程正规。
周易还特意调制了专用的‘金浆’。
朱砂,金漆,这类制品,古代受限于生产力和生产技术,材料乃至成品,品相不稳定,价格还高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:阅书斋(m.yszbook.com)灵武:惟我独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