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兴业整理思绪,把真实想法说出来。
“当年我在法庭上听到那个女的污蔑我,我确实是有报复的想法。后来我冷静下来仔细想想,我们家就我一个孩子,我妈生我时难产落下病根,无法再生育。要是我再做出冲动的事情,就算当时解气了,那以后怎么办?我爸我妈没有人养老送终,日子只会过得更惨。”
大哥刘劲松闻言眉头一挑,带着赞许目光看了徐兴业一眼。
刘父把香烟放在鼻孔上闻着,没有点燃,低着头也不说话。
二哥刘劲竹不屑说到:“要是换作我,我宁愿坐十年牢也不会妥协给钱。欠了一屁股债不说,心里头还不痛快。”
“当时我确实也有这个想法,宁愿坐牢判重刑也不想给钱。但是我爸和我妈坚持要给钱求和解,最后才判了两年缓刑两年。要是我真去坐牢,我家的情况绝对会变得更糟。”
“赔钱是对的,判重刑再坐几年牢出来,情况只会更糟。按照对方的脾气,他会继续上诉找你家要钱,后果会更加严重。”大哥刘劲松站在他的角度分析道。
“这一点我也觉得你爸妈做得对。”刘父低着头说到。
听完徐兴业的说法,刘父对他父母的看法倒是很正面的。
徐兴业本人是怎么样的刘父还不敢妄下定论。
但是刘父觉得他的父母是三观比较正的人。
这一点无疑是加分项。
一般来讲,父母的三观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影响。
当然事无绝对,这种事只能说是一个普遍现象,不能包含特例。
通过刘梅回来说的,再加上徐兴业说的,刘父对他的父母已经有一种很正面的认知。
徐兴业听到徐父如此评价,不由得松了一口气。
但是问题又来了。
二哥刘劲竹盯着徐兴业说到:“小徐,你这套西装是新的吧?”
“哦……是今天早上去城里买的。”
“哼,一看就是刘梅的崴货眼光,选西装和选人都有很大问题。”刘父冷不丁说到。
徐兴业顿时就有些尴尬。
这套西装是刘梅给他选的。
好看确实是好看,但是徐兴业穿着觉得别扭。
他穿不惯西装,也不喜欢穿西装,就想穿平时穿的休闲装。
结果刘梅非说今天的场合很正式,要穿着得体,可以让家里人高看一些。
结果……被喷了。
“这套西装不适合你穿,你的气质根本就没往这方面发展。”二哥刘劲竹一针见血说到。
“我也觉得穿西装挺别扭的,今天是第一次穿西装,感觉还没有平时穿的衣服舒服。”徐兴业实话实说。
“你这是在质疑我女儿的眼光咯?”刘父意味深长问到。
“嗯,确实是有点。当时我不想买的,她非要给我买,说是穿着西装能让叔叔和两位哥哥高看我一眼。结果我根本就没有这种气质,穿着西装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的。”
大哥刘劲松轻笑一声道:“这个自我评价很中肯。”
但是二哥的关注点却是另外的。
“这是刘梅掏钱给你买的?”
“嗯……是的。”徐兴业只能实话实说。
“厉害。”二哥带着嘲讽意味道。
刘父抬头看了刘劲竹一眼,没有揪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什么,而是换了一个问题。
“我听刘梅说,你养羊挺在行的,最近又拓展了一些农业种植。给我详细说说呢。”
若是说其他事情,徐兴业只能是小心翼翼应对。
但是说到养羊,他顿时就不怯场了。
于是徐兴业滔滔不绝讲起来。
中途大哥刘劲松对他的养羊经历和农业发展方向很感兴趣。
经过交流徐兴业才知道,刘劲松年纪轻轻居然是同乐镇农服中心正主任,是某个重点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,已经是正科级,并且还是什么市级后备储蓄干部来着,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徐兴业倒是没有因为刘劲松的身份而觉得低人一等,就农业方面和他讨论得非常火热。
特别是徐兴业对未来当地农业发展提出了一些独特观点,让刘劲松觉得遇到了知己。
二哥刘劲竹听着两个人相谈甚欢,脸色越发难看了。
刘父一开始还插嘴几句,后来看着两人交流农村未来发展道路,兴致勃勃当起听众。
刘劲松是农服中心主任,对当地农业发展有独到见解。
他就像是一个画树干的,可以把一棵树画得更高更阔,而徐兴业的想法要贴合实际,就像是在给树干画分枝,画树叶。
两人的观点形成互补,相得益彰。
“小徐啊,你的有些观点确实很接地气。我们这些人不是农民,就坐在办公室里想着如何给农民解决问题,看事情虽然是看得广泛一些,但是也要笼统很多。这个样子,我们两个人好好深入交流一下,刚刚听你说的这些话就让我很有启发呀,我们推动的有些农村工作可以更加细化,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……”
这时刘梅端着两盘菜出来了。
“大哥,先吃饭。我在厨房都能听到你和徐兴业叽里呱啦说个不停,等把饭吃完了再继续讨论。”
“哈哈,要得,大家都饿了,先吃饭。”刘父主动说到。
很快菜就上齐了。
菜不是很多,够吃,但是也不会造成多大浪费。
羊肉弄了几道主菜,还有平菇肉片汤,宫爆鸡丁,糖醋排骨,渣海椒回锅肉,凉拌时蔬等等。
还有用特别的盘子装的清水菜,就放了少许盐的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:阅书斋(m.yszbook.com)美好生活从卖羊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